晋末长剑 第七十六章 信号(3/3)

小说:晋末长剑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时间:2023-12-26 09:53:29
  

  收拾了一番仪容后,司马越坐上了牛车,在众幕僚及随从数百人的护卫下,顶盔掼甲,持械而入。

  天子已被大臣簇拥着来到了太极殿外,一见司马越,便道:“城内厮杀不休,司空为之?”

  “陛下。”司马越先行完礼,这才道:“太弟颖前番举兵攻洛阳,生灵涂炭,祸乱朝纲,中外怨怒。今次又于邺城横征暴敛,大造府第,严刑峻法,任用私人。臣为司空,有翼赞朝政、匡扶社稷之责,实不忍坐视先王功业毁于一旦。故四方延揽忠贞之士,断然起兵,讨伐不臣。”

  司马衷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智商就那样。虽然臣子们一会品评这个宗王,一会又提及另外一个宗王,说得天花乱坠,但在他眼里,这些个宗王有什么区别,不都一样么?

  伱打我,我打你,杀来杀去,一度没人舂米,又一度喝水都困难。

  好不容易安顿下来,还要打?

  前几天,听说宫里有物件被盗,侍卫说是因为洛阳兵力不足,以至贼匪横行。

  他信了。

  但又引出另一个问题,再打下去,兵是不是越打越少,盗贼越来越嚣张?

  这就没人能回答了。

  “陛下。”见天子愣在那里,尚书左仆射王衍提醒道:“司空戢乱反正,有功当赏。”

  “加何为贵?”到底有过好几次被胁迫的经历了,司马衷瞥了眼司马越身后的兵士,问道。

  “不如加大都督,统御中外。”王衍说道。

  “中书舍人何在,快拟诏书。”司马衷立刻喊道。

  王衍笑眯眯地看了司马越一眼。

  司马越颔首致意,一切尽在不言中。

  王衍这货,从来不以经国为念,只思自全之计。

  当年太子被贾后诬陷获罪,他不思力争保全,反倒千方百计让太子与他女儿离婚。

  拿到太子手书之后,又不对外出示,而是藏了起来,观望风色,寄希望于太子能渡过险关,那样他女儿就还是太子妃。

  这就是个反复小人,司马越深知其秉性,但如今却还要与他合作。

  诏书很快写好了。

  司马越恭敬接过,扫了一眼后,便将诏书交给成辅,令其至诸门宣读。如果还有邺兵在顽抗,有此诏书,当能瓦解一部分军心,尽快结束战事。

  入宫城之前,他就已经收到消息,大夏、广莫二门皆克,俘斩四千余。

  方才又有人来报,西明门、东阳门、建春门陆续攻克,杀敌万余。

  再听听其他诸门的喊杀声,似乎渐渐低落了下去,也近尾声了。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突袭,一举瓦解了司马颖钳制洛阳的力量。

  等到攻克金谷园,擒杀石超,就彻底尘埃落定了。

  值此志得意满之际,司马越只想仰天长啸,痛快地发泄一番。

  首战得胜,壮哉!

  站在司马越身后的王导把目光投向了兄长,一触即收。

  大鸿胪王敦亦在。

  他看向王导,神秘地一笑。

  王导懂他的意思。

  如果北伐邺城获胜,他参军事立下点功劳,再有兄长王夷甫从旁相助,徐州就不远了。

  同时又有些惭愧。

  他终究无法靠自己的本事来谋得州郡之位,终究还是要靠家里帮衬。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连陆机都不如。

  人家也靠家世,但先任平原内史,再统领二十多万大军,仕途走得比他强太多了。

  再加上幕府内新来的王承等人自恃门第,对他指手画脚,这些加起来,很容易就让他产生挫败感,同时也有所领悟:人不能自高自大,天下英才何其多也。

  这就是前阵子听闻堂兄点评陶侃时感觉刺耳的原因。

  多历事,才能打磨自己的品性。

  多做事,才能锤炼自己的能力。

  若还执迷不悟,二十年后他还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没有一丝改变。

  人,终究要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出仕这一年多来的经历,可谓弥足珍贵,比在家里瞎混十年都要强。

  夕阳渐渐洒落,诸门的喊杀声愈发稀落。

  洛阳,再一次回到了“众正”手中。

  有那么一瞬间,王导觉得自己似乎触摸到了胜利的边缘。

  但那是真实的吗?还是幻觉?曾经信心无比充足的王导,在这一刻却迟疑了。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晋末长剑,晋末长剑最新章节,晋末长剑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