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辩,三兴汉室 第69章 贾诩(2/2)

小说:我,刘辩,三兴汉室 作者:黯淡星L 更新时间:2024-04-24 02:07:33
  

  刘辩想了想,又批复说:先快马传讯,以种拂暂领益州刺史,安抚益州百姓。

  写完,却见何进正眼巴巴地看着他。

  遂道:“并无其他事了,召大舅来,原本也有想同大舅说说话的想法。”

  何进原以为刘辩又要干一次类似外派袁绍的事,小小的贾文和不过是个引子,却不曾想贾文和才是正事。

  又听到刘辩的话,只觉得自己过于胡思乱想了。

  见刘辩事务繁忙,何进告退道:“既如此,臣便不打扰殿下处理政务了。只是国事繁忙,殿下还需注意身体安康。”

  刘辩没有挽留,起身相送。

  ……

  时间来到四月底,灵帝虽然没有因为汝南的黄巾余贼罢免太尉崔烈,但崔烈却得了病,不能正常处理太尉府的工作,遂请辞。

  五月,皇帝乃拜少府樊陵为太尉。

  此时三公之中,太尉樊陵、司空许相皆亲近宦官。曹嵩虽曾因一亿钱风评稍好,但如今宦官之子的身份又被提出来当成了靶子。

  三公皆与宦官相关,朝野多有非议。

  就连刘辩也觉得目前这种情况,委实有些夸张了。

  不过三公十分听话倒是真的,就是办事能力差了点。

  崔烈离开后,三公颇有点“阳光猛烈,万物显形”的意思。

  与许相和曹嵩相比,曾在担任京兆尹期间修筑樊惠渠的樊陵有用多了。

  结果却是最有用的人受到的攻讦最多。

  五月尚未过半,贾诩得到来自大将军府的征辟,携家带口来到了雒阳。

  饶是以他的智计,也想不通大将军是如何注意到他的。

  想到临别宴会上董卓对他的示好,以及暗中对他如何走通大将军门路的试探。

  贾诩不禁苦笑,距离他二十余岁来雒阳担任郎官已经过去了十好几年。

  他如今都四十有一了,若在雒阳有故人相助,何至于蹉跎至今?

  将这些烦恼埋在心底,贾诩先将家人安排在驿馆,独自前往大将军府。

  何进其实不明白刘辩到底看上了贾诩哪里,他事后反复看了贾诩的履历,除了和段颎同乡,并无什么出彩的地方。

  只是终究是太子外甥的特意交待,何进还是如刘辩所言将贾诩征辟入府,还让使者言明会送他套雒阳的房子,可带家眷同往。

  此话一出,前有何进后有董卓,贾诩哪敢孤身赴任。

  何进知道贾诩到来后,还抱着一丝希望——贾诩真如刘辩说的那般有才。

  于是还专门找王允等人想了好几个用以考校的问题。

  然后他根据贾诩的回答得出了准确的结论——贾诩此人的确只有中人之姿。

  同时在心中感慨:太子外甥还是略显年轻,看走眼了啊!还得需要他在一旁保驾护航。

  于是何进为了照顾刘辩的脸面,在贾诩于雒阳安顿好后,直接将贾诩推给了兼任太子率更令的光禄勋丁宫。

  刘辩还是从丁宫处知道贾诩的到来。 </div>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刘辩,三兴汉室,我,刘辩,三兴汉室最新章节,我,刘辩,三兴汉室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