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209章 煤场的一天(2/3)

小说:北宋最强大少爷 作者:灰头小宝2 更新时间:2022-05-29 15:32:02
  

  现在虽然还不够猥琐,但已经有那么点感觉了。以往那犹如含羞少女情怀的大宋文化中心,现在天不亮城外就开始浓烟滚滚,煤场各处作坊那叮当叮当的敲击噪音、几乎是整夜都没有停止过的。

  犹如朝天一棍似的,大雱在煤场修建了一个汴京人从未见过的超级大烟囱,犹如妖怪的鼻孔似的、持续冒着滚滚浓烟。至于那个倾国倾城的苏小卿则被大雱弄去青楼卖了,甚至想不起来,偶尔想起来也是在测算她能为少爷我捞多少金用于修建烟囱。

  不用问大雱的此种尿性注定了会伤透少女心、会在将来的史书里被大宋的白居易们戳脊梁骨戳死的,永无超生之日。这不是药丸,这是父辈的荣耀。譬如后世贼鹰的父辈们用钢铁与火焰,在拆迁时候把印第安人杀光,又用黑鬼们的尸体堆积出了遍布全国的铁路以及工业作坊。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后来么当然不意外,那群“精白”一边挥霍着父辈们积攒下来的天下无敌的航母舰队全球出兵抢劫,一边在国内骂着草根的爸爸们、同时为黑叔叔和印第安爷爷争取权利。

  扯远了、

  现在还没到日出,煤场那土到掉渣的起床号就嘟嘟嘟的吹起来了,以煤场为家的人们开始了新的一天,场内到处人来人往。

  有出门扫地的妇女,有追着自家小屁孩用扫帚打的老奶奶。有背着箩赶着进汴京城办货、以便让“小卖部”内货源充足的大叔。

  还有些被视为骨骼精奇的孩子准备进“子弟学堂”上学。

  子弟学堂目下规模还小,师资等方面的投入暂时有限,所以只覆盖了煤场不到五分之一的孩子。

  但这不重要,在大雱的规划中,这个事业会持续加大投入。而主要学习方向就是政治和技能。以便为将来培养出一代高精尖的技工来,还要做到政治过硬有信仰。或许将来可以改名蓝翔技工学校什么的。

  说是说煤场,但这里仅仅发展四个多月,规模已经不小,是个五脏俱全的市镇。连老人和孩子算上已经有七千多人。

  包老大正在为这些人的户口、以及蜂窝煤厂的建制苦恼。

  依照大宋规矩,某个地区聚集人数规模上万就需要设县。苦恼的在于,王雱这个害虫的场子里有那么几百人成分不明,不知道是哪冒出来的。展昭爆料说是青柳山来的,于是包拯发文淮西无为县去查询,结果无为县回复公文说:这些人不是我无为县的,不关咱们的事,咱们都不认识他们。

  这就犯难了不是。就算能查到根底,京城户口也很难。因为大宋有一亿人,全特么的都想着进京如何容纳得了?

  所以就不能上开封县户口,只能默认,等着人数到达后设立新的县,拥有新的户口编制。

  不过对于包老大而言也是犯难,王雱那犊子的煤场用地是皇家的,设县很显然就归属政府,那不是等于从皇帝手里抢地么?

  大宋的皇帝总体还是很萌的,从建朝开始到现在,皇家的资产就没有扩充过,一直在减少。此点包拯是承认,不好意思去提及“没收皇家土地”的事,虽然肯定有人支持不过也太蛋疼了。

  所以呢,大雱倒是只管赚钱发展,却因此而带来的民政问题,让朝廷和开封府以及皇家之间已经进入了尴尬。也没人知道最终结果是什么?

  但谁也都知道,不可能把王雱的煤场拆迁了,不可能把那些干劲充足、技术过硬的工人和老弱病残赶走。大宋没人敢这么做。

  大雱和他们那些老奸巨猾的相公们的区别,是行动派和理论派的区别。

  大雱一般不管太多,拿到机会就是干干干。不追求完美,只要能用、能运行,那么不论是人事还是技术还是民生,先拉扯着干起来就行,一定会有问题的,可以在实干中慢慢去摸索解决,只要不扑街,当然也就走出一条路来了。

  最坏不过扑街而已,大宋基本已经扑街的情况下,大雱不觉得会把局面变得更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最强大少爷,北宋最强大少爷最新章节,北宋最强大少爷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