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310章 一不小心升官了(2/3)

小说:北宋最强大少爷 作者:灰头小宝2 更新时间:2022-05-29 15:32:02
  

  这方面狄青绝对有发言资格,因为他真是身先士卒拼杀过无数次的,说服力强,以至于其他人不怎么懂,只得频频点头。

  狄青接着道:“燧发枪的用意不在威力,而是能给普通军士心理安慰,让他们避开刀刀见血的概念进行远程打击。所以臣敢说,假如真能大量装备,的确能大幅改善我大宋非精锐部队士气军心不足的状况。”

  顿了顿狄青又道:“当年宋夏之战,张方平相公就有过名言,素质不过关的士兵越多越是反作用。事实证明是真的,大多数营养不良的农家子弟被迫拿起兵刀,在恐惧到极限的条件下且训练不足,还要上阵,面对真刀真枪,死的人一多就有人想退,如此就形成趋势,负面情绪像瘟疫一样的在军中传播,相反困住了能战精锐的手脚。于是臣认为战争的问题首要在精兵,且首战非常之关键,需要有绝对精锐赢得首战后,后面的队伍才好带。这就是臣当时放着两万天武军不用,只以八百精骑突击昆仑关之战术用意。”

  狄青就是八百精骑在昆仑关大捷了,这是事实,大家只能接受。

  赵祯也听出了些感觉,点头道:“接着说。”

  然而狄青也差不多说完了,总结道:“就以臣的经验看,张方平相公在理论层面上提出了大家不愿意面对的战争本质,而王雱则以燧发枪,实际解决了张方平相公当时提出的问题。”

  狄青这么添油加醋的吹捧了一番,龙傲天心态的皇帝越发觉得YY了,感觉真不是盖的,朕启用张方平又抬举王雱真是神来之笔啊,谁说朕一味包庇纵容、不会用人的?

  到此皇帝也不好意思太过表扬小孩,转而捻着胡须道:“朕就说了嘛,张方平真是我大宋肱骨之臣,朕当年力排众议启用他是有原因的。他们却总是不理解朕,认为朕耍性子纵容。前些日子他们揪着一些张方平的小错误愣是不松手,让朕下不来台,比包拯当年还可恶,最后逼得张方平不得已下递交辞呈。”

  陈总管岔开道:“既是如狄帅说的这般神奇,这东西应当大量装备啊。”

  然而说的容易,这才是真正的政治问题,甚至就是公然的变法。

  涉及的问题和既得利益者实在太多,赵祯有这个心思,却一想就头大,精力不继都不说了,实在没勇气在这大病后身体不好的时候走这路了。

  燧发枪并非没毛病,毛病是一大堆,要找真能找出来不少来,干这种事文人总是很厉害,天神都能被他们找出毛病来的。

  一但被找出来的毛病过多,传统军备供应商的推波助澜下,那要从军事上就弄出不少问题来。

  有一点赵祯并没糊涂,韩琦富弼之所以喜欢杀军官是有原因的。大宋很大一群中高级将领他们不关心战力,也不关心武器性能,简单说就是哪些军备带给他们的利益大,他们就叫嚷着有用,就接收。其他的则拒绝。

  当年真正懂军伍的狄青夹战功上任枢密副使,仅仅只提及了“大宋不需要过度依赖骑兵和神臂弩”,那几乎就是人人喊打的局面。当时欧阳修叫的最凶,但他只不过是个被人利用了的喷子而已。

  张方平也跳出来抽过狄青。那也不过是张方平认为狄青政治不正确,在大宋根深蒂固的风气已经养成后、国朝处于内忧外患强敌在侧时期,不宜大动军制。不代表老张觉得狄青说的错。

  考虑到此,近段时间以来看到王雱从基层不宣传的逆向变法方式,皇帝认为是有些效果的,现在王雱的抗风险能力还太弱,声望不够,张方平都被他们给咬下去了。

  而燧发枪也只是研发初期,毛病还太多,产能远远不足。这个时候根本没能力颠覆军制、若提前去宣扬了让那些军阀官僚提前反弹,那就是傻子行为。

  从这里说,赵祯在心里为王雱喊一声赞,小孩甚至就没在抚宁县外宣传过这东西。然后他很巧妙的避嫌、为了不被人弹劾“私造秘密武器”,小孩不宣传却把这东西给了韩琦,韩琦这人么,讨厌他的人一堆。但是绝不会有人说他“意图不轨”。然后韩琦还把首枪送来,让皇帝提前知道了这些事心中有数。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最强大少爷,北宋最强大少爷最新章节,北宋最强大少爷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