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强大少爷 第635章 辽的一国两制(2/3)

小说:北宋最强大少爷 作者:灰头小宝2 更新时间:2022-05-29 15:32:02
  

  如果宋军集群不推到这里,辽国一但有反扑,海军陆战队以及陆军二十五集团军就容易被人包饺子。统帅部的打算要在这里“看护”他们两个英雄兵团。

  到此一来,就真的开始修整停兵,暂时取得了平衡,等着朝廷新一轮的政治博弈产生结果,燕云经略战争到底打还是不打,这不是将军们的管辖范围……

  早在四月初老狐狸王拱辰撮合下,耶律洪基的外交特使就进入汴京了,要求展开外交对话。

  王拱辰参与不意外,他和辽国前三排原本就是朋友。这也不能说他卖国,外交口的人自来都这样,且像王拱辰一样持有“见好就收”思维的人不止一个,事实上许多人都是这个思维,包括大魔王自身,都未必想升级燕云经略战争。

  因为有个问题是,现在辽国的统治基础没丢失,他们在燕云的影响力仍旧很大。就是历史上的几十年后,辽国政治真正的病入膏肓,宋军打燕云时候仍旧遭遇了无休止巷战。

  从另外一个程度上讲,辽国于这时期的“一国两1制”有其独到之处。

  说起来,契丹政权对待其他部族非常狠,近乎奴隶统治,那是一言不合就对异族排队枪毙的。

  但自石敬瑭和平交割燕云十六州后,因燕云不论文化、经济、还是人口的体量相对于辽国都太大,所以辽国就是历史上最早尝试“一国两制”的政权,这导致了辽国南北府制度的形成。

  南府是管理汉人的,不论官员还是政策都不以契丹模式为习俗,几乎全部照搬南朝大宋模式,除了燕云的汉人治汉外,在“燕云特别行政区”外的北府领域,也大量启用了汉人官员。甚至因为是政治示范工程,针对性狠抓,燕京的政治效率和廉洁度等等还超过南朝大宋的一些地区。

  这对于契丹八部“八旗子弟”是利空,因为他们的特权和存在感降低。但对于整个辽国的国力则是利多。否则没有燕云地区以生产为主的汉民给养,辽国怎么维持这样的军队规模?怎么确立很长一段时期的陆地霸权?

  客观的说,辽国前期的霸权,就来自燕云汉人生产力的支持。加上前期皇帝还不算太昏,这才是辽国愿意接受汉化和一国两1制的基础条件。

  理论上讲,汉人的生产力真是大幅高于游牧的。

  在王雱革新的农牧技术逐步传入辽国前,游牧的全部生产力是狩猎和畜牧,猎物是有限的,自然条件的水草资源也是有限的,这便从技术层面决定:每平里草地上,超过一个人口就算资源不够,必然会发生相互砍杀的局面!

  搞农牧科学出生的大雱推算过,游牧民族没其他生产力的情况下,包括牛马羊在内,每个人口必须养五头以上牲口才能生存,其中马算1的基数,牛算1.3基数,羊算0.6基数。总基数低于5时,他们就会去抢别人、或者拿起战刀去杀死多余的人,让“土地承载力”重新取得平衡。

  那么理论上计算营养,每平方里草场承载5个基数的牲口,还必须是草场质量不差的地区,譬如宋国的草场就没这个基数。譬如辽国领土的最北方草场也没这个质量,所以越往北人口越少。

  这样一来,实际从大自然层面、以及畜牧技术层面,就限制了游牧族的最大人口数量。

  辽国就算领土牛逼,峰值时候,契丹八部的人口总合理论上也不会突破千万。

  辽人官方的“户口统计”连参考都没价值,可以忽略。但这就是从“能量守恒”角度、所决定的契丹八部的最大人口数量。

  但汉人则完全不同,汉人群居定居爱生产,操作的好,甚至每1.2亩土地就能承载一个人口。于是优惠模式下的燕云汉人加盟后,才逐步形成了辽国人口承载力的大幅提升,这段岁月导致契丹八部人口有了很大积累。必须有人口,才有帝国。两百万骑兵不是凭空而来。

  大魔王的推论是:燕云的汉人在初期承载了辽帝国崛起。崛起后的辽帝国,又用军事霸权威压各方,反哺燕京地区成为了亚洲第一贸易中枢,从各方吸血、以便维持霸权。

  这就是辽国模式。其实和后世贼鹰抢人来养海军,海军又做打手护航反哺政府一样。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北宋最强大少爷,北宋最强大少爷最新章节,北宋最强大少爷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