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 第0403章 夜探掖庭(2/3)

小说:捡到一本三国志 作者:历史系之狼 更新时间:2022-01-31 22:22:05
  

  当事情传到天下的时候,官吏们言语道:“阉人为取悦天子,做翻车以洗地,耗费国库钱财,如今马君改进之,用之于民,可见贤才与阉人之别也。”

  看到翻车的成效,百姓们是开心的,马均的名望这才逐渐传播开来,在听闻他是闻人公的弟子之后,天下人对他的认可也就更深了,朝中大臣也不时的念叨起闻人公来,天子沉默无言,他的确是需要闻人公这样的大才,闻人公之急智,是百官所不能匹敌的。

  但凡有需要耗费大量钱财的地方,闻人公总是能提出最为完美的提议,有些时候,就连王公都会被他的提议所震撼,甚至与他结交。

  可惜啊,自己麾下,却没有这般的大才。

  随后,按照王公遗言,庙堂开始了对司隶地区的灭蝗之策,百官之中,还是不少人反对,他们认为,蝗虫乃是河中鱼虾所化,当大旱之时,河中无水,鱼虾化为蝗虫....比起先人那套蝗神的说法,他们虽然好了很多,却也是极为愚蠢。

  朝中,也只有蔡邕一人,是支持王公遗言的,他认为,这蝗,不过是虫罢了,什么鱼虾所化,全是胡扯,百官不听他的,与他争执起来,坚决的认为蝗虫就是鱼虾所化,蔡邕一怒之下,从太尉府之中接来了东濊君,好好的给这群大臣们讲讲,鱼虾是甚么样的!!

  果然,当东濊君开始说起他们东濊那长着胡须的鱼虾的时候,这些大臣们屈服了....

  你说的对,你说了算!

  把这厮拉下去!

  在这几天,百官们想起了昔日老太尉所带给他们的恐惧。

  蔡邕便开始在司隶地区忙碌起来,大量的畜鸡鸭,告知百姓以火驱蝗之法,经过蔡邕的一番努力,到了八月的时候,雒阳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蝗灾,有蝗出没,却被当地百姓大量的烧死驱赶,又被鸡鸭所食,大臣们也才闭上了嘴,低下了头。

  九月,天子下令,扩招鸿都门学。

  在孝康皇帝所设的鸿都门学的基础上,再加上了一门“工学”,所谓的“工”,便是马均这般能人,他将马均请到了鸿都门学,让崔寔好生照顾,马均本来是不大愿意前来的,可是天子告知了目的之后,他才恍然大悟,鸿都门学,建于建宁年间。

  孝康皇帝在鸿都门学召集了大量的书,画,诗,赋之名家,日夜钻研,作画书赋,孝康皇帝也爱好此道,常常前来鸿都门学作赋,在他的努力下,整个大汉的文风迅速的发展兴盛起来,如今,天子要再设一工,这引起了这些名家的不满,马均何能,匠人何能,能与吾等同列?

  不过,如今天子威望正盛,他们不敢反对,只能将抱怨藏在心里。

  天子在建设之后,便从天下召集名工能匠,与马均一同做工。

  很短的时间里,便得到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大多都是在各地为官匠的,又各自精通的地方,鸿都门学顿时热闹了起来,这些粗鄙的匠人,常常聚在一起,大声的争辩如何制造,就是马均也不能说服他们所有人,平日里虽然对他极为的尊敬,可是在手艺上,他们都不服输。

  大臣们哀叹,天子沉迷小道,国将不治矣。

  天子完全没有理会他们的不满,大力的扶持这些匠人,并且对于有功者进行了大量的赏赐,天子表现的如此明显,自然再次带起了一阵风气,先前孝康皇帝时期,为了能够增加耕牛的数量,天子曾刻意的表现出好牛,百官模仿,天下模仿,建宁年间耕牛的数量这才暴增起来。

  如今也是一般,在天子好工的风气下,天下也逐渐兴起了这股风气,原先为众人所鄙夷的胡椅,正因天子所喜,而被百官所用,有些时候,百官是最为坚定的,可在另外一些时候,他们又总是最先朝着天子靠近的那一批人,天子很乐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并没有进行阻止。

  崔寔崔公看到这个情况,也连忙写了一篇《天工赋》,献给天子,再次获得了重赏。

  匠人们千幸万苦,制作出各种物品,获得的奖赏竟还没有崔寔多....这也无奈,崔寔在文坛上有很大的名望,他所作的文赋,所带来的影响定然是匠人所不能比的,这也是天子所在意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捡到一本三国志,捡到一本三国志最新章节,捡到一本三国志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