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 第0413章 建宁残臣(2/3)

小说:捡到一本三国志 作者:历史系之狼 更新时间:2022-01-31 22:22:05
  

  “闻太尉之表,朕心甚悦,此番平高句丽,使得扶余二国闻风而降,显大汉不世之威也!”

  “只是,高句丽新平,又得扶余之地,不知派何人前往,又当属何州?”

  天子询问道。

  邢子昂最先起身,走到了中央,拜道:“陛下,臣以为,高句丽当如三韩,东濊,独设郡,以太守领之,分之县,分派县令,修以驰道,连接东部....”,他将自己的规划一一说出,天子点着头,邢子昂说完之后,便附身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袁逢,崔寔,蔡邕,卢植等老臣便上言道:“臣等附议...”

  “臣有言上奏!”

  顿时,一人打断了他们的言语,老臣们有些惊异的转过头去,开口的乃是袁逢属下曹操,他抬起头,看向了小胖子,看着那像极了孝康皇帝的脸庞,他认真的说道:“臣以为,邢君所言不可,高句丽与三韩,东濊不同,三韩乃是大小诸国并立,君王有名无实,民皆不和,东濊则是不善战....”

  “高句丽不同,此乃一国一民一君,而其王死于我手,若以单独设置,委派太守县令,只怕难以服众,更难以行政,到那时,若是想要高句丽安稳,便只能董,皇甫一部驻与高句丽,何况,高句丽论地势,论土地,都不是能修建驰道,设立民屯的....”

  “高句丽所产者,乃林木也...”

  “臣以为,当使高句丽为幽州之部,以刺史统领,委派一太守,县令之事,便以当地部首协同...”

  曹操刚刚说完,便又有人说到:“臣有言!”

  起身的乃是郎中漕许攸,他任与司空袁逢麾下,他拱手说道:“臣以为,曹公所言不可,以高句丽为幽州刺史下,幽州刺史如何能统辖诺大之地?不若,便以高句丽,东濊,三韩为新州,委派一重臣,以管辖之,如今三韩东濊将稳,以三韩东濊之势压制高句丽....”

  他说着,曹操却是低着头笑了起来,他并没有因为许攸反对自己而愤怒,他之所以要反对邢子昂的言语,无非就是改变这死气沉沉的庙堂,显然,他做到了,那几位老臣显得很是惊愕,他们有些没有反应过来,他们坐在这庙堂里太久了。

  多少年了,他们的提议从来没有被否决过,朝中也没有因为一件政事而出现过这样的争论,这些建宁时期所留下的老臣,在这新的朝议之中,显得格格不入,他们犹如无助的幼童,迷茫的看着陌生的周围,当袁逢抬起头,看向天子的时候。

  小胖子也正在看着他。

  袁逢心里一颤,顿时明白了。

  他没有再言语,看着朝中群臣,就在许攸发表完了自己的观点之后,荀彧立刻起身。

  “臣以为,许公所言不可!”

  “臣以为,荀君所言不可!”

  “臣以为,黄公所言不可!”

  “臣以为,陈君所言不可!”

  朝中顿时出现了无数争论,众人都在思索着,当如何处置高句丽之事,看着年轻人挥舞着拳头,热情洋溢的争论着,袁逢有些悲哀的发现,自己已经融合不到这庙堂之中了,蔡邕,张俭等人亦然如此。

  争论了数个时辰,他们终于做出了决定,以高句丽,三韩,东濊为宁州,以西凉刺史贾诩为刺史,前往监督,并且,要将高句丽之民迁与幽州,以幽州罪户,商户,豪强迁与高句丽,在高句丽多建伐木所,为北方木材之供,并要将高句丽之部首处死,以免再有叛乱之事。

  而且高句丽人好战,必须要通过驰道修建之事,来消耗青壮。

  而扶余,则是单独为国,以尚书王允为相,这是变相的驱逐,王允与曹操的关系不善,曹操率领这些新生力量,没有给王允任何反对的借口,便将他赶出了庙堂的核心。

  对于他们的提议,小胖子极为满意,脸上洋溢着笑容。

  “如此,不可!”

  在群臣之中,蔡邕有些愤怒的站起身来,他目视天子,缓缓说道:“陛下...高句丽,扶余之政事,臣以为皆可,只是,对高句丽百姓之事,臣以群臣为耻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捡到一本三国志,捡到一本三国志最新章节,捡到一本三国志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