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本三国志 第0833章 你个废物(2/3)

小说:捡到一本三国志 作者:历史系之狼 更新时间:2022-01-31 22:22:05
  

  按着天子的原话就是,别光想着该行什么礼,要多在乎朕到底在说什么!

  故而,在大汉礼法内很多形式化的东西都一一废除,虽说礼多不怪,可是天子吩咐了,这些人也没有胆子敢拒绝,诸葛亮作为负责的大臣,也常常来他们这边,帮着他们参考,只因天子的一句言语,他们大多都忘却了要与律法那一派争夺的事情,整日都在想着如何能合理的对礼法进行简化。

  这些坚持礼法治国的狂人们,是宁可让礼法变得更加繁琐,也要保留那种仪式感的,奈何,当今天子对于这些并不在意,他们的想法,就是要在完成天子诏令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多保留那种仪式感,我大汉乃是礼仪之邦啊,几千年里形成的礼法,焉能说废就废呢?

  比起他们,负责编订刑律的那些人,就要轻松的多,他们只需要按着各方面,对律法进行完善就好了,在原先律法的基础上,他们进行了一次的大改,又添加了很多的内容,例如对先烈的尊敬法,这条律法明确的规定,不许在任何场所玷污先烈,做出有辱先烈之言,否则定罪。

  另外还有如外邦律,妇孺律等等,很多汉九章未曾提及的方面,都得到了一次全面的完善,诸葛亮对于他们那是格外纵容的,与对先礼后法的那些人不同,说起来,诸葛亮本身也是支持他们的,他认为,治国需要严厉的刑法,若是以礼治国有用,昔日孔夫子也不必周游列国来说礼了。

  但是这些他不能明说,毕竟,他作为主官,要做出公正的姿态来,不能让先礼后法的那些人寒心。

  大概天子也是有诸葛亮这样的想法,不然,也不会让诸葛亮来负责这些事情了,诸葛亮如今在庙堂内,可谓是权势滔天的,在编订律法的事情上,他想让谁来帮忙,任何人都不能推辞,他甚至有权力让尚书令前来相助,在这些日子里,他的确也是叫来了不少人。

  张飞,荀彧,刘懿,乃至诸葛瑾,都被他叫了过来,叫张飞是因监察律的事情,律法不仅是要限制臣子,自然还要限制负责监察大臣的执法者,其余几人也大多如此,在他们精通的领域上,他们能为律法的完善起到很大的帮助,甚至,一向与诸葛亮不和的王朗也被叫了过来。

  因为有官学律,王朗原先还是怒气冲冲的前来,做好了与诸葛亮再一次辩论的准备,可是当他听说,诸葛亮想要将幼童启蒙的事情直接编入汉律的事情,整个人别说是生气,差点就要拉着诸葛亮的手与他结拜为兄弟了,往日的恩怨,在官学大事的面前,什么都算不上!

  不得不说,在这方面,诸葛亮还是非常佩服这个倔强老头的,他很固执,浑身上下都透露出一股腐儒的气息,让诸葛亮不愿靠近,可是在官学的事情上,他却做的非常好,堂堂一个大汉官学仆射,为了雒阳内一个普通幼童的辍学之事,他能去对方的家里,说服对方的父母。

  他靠着自己的俸禄,变换了家产,资助了上千幼童,让他们能够进学。

  他倚老卖老的站在印刷府前,硬是逼着对方将启蒙教材最先印刷出来,交予官学使用。

  可这样的人,对于革新,却是格外痛恨的,尤其是对诸葛亮这些支持革新的新派人士,他是最为痛恨,编订新律,他也是庙堂里唯独一个反对的,所有人都在夸赞工府的时候,他还是唯独一个鄙夷工府的老贼,浑身散发出的腐朽气息,在庙堂里都是独一无二。

  革新之争,早在二十年前就过去了,时代都已经来到了学派之争的时期,可他依旧还活在二十年前。

  此刻,对于编订律法,他自然是又喜又恨,喜的是官学可以编入律法之中了,这对于天下幼童的好处,不可言喻,坏处就是这是他一向反对的革新。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捡到一本三国志,捡到一本三国志最新章节,捡到一本三国志 笔趣阁手机阅读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