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一百三十九章 独吞(二)(3/3)

小说: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时间:2024-01-16 08:42:32
  

  发展现状编辑

  为了获得独立,海峡地区的人民进行了几个世纪英勇顽强的斗争,马达加斯加于1960年6月26日宣告独立。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于1975年6月25日正式宣告成立,海峡北端的科摩罗群岛也于1975年7月6日正式独立,海峡地区逐渐摆脱了殖民统治。

  海峡两岸地形复杂。马达加斯加岛的西北岸为基岩海岸,蜿蜒曲折,穿‘插’着珊瑚礁和火山岛。莫桑比克北部海岸,为犬齿形侵蚀海岸。由此往南,海峡两岸都为沙质冲积海岸,发育着沙洲和河口三角洲。唯独赞比西河口两侧,为红树林海岸。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为仅次于格陵兰、新几内亚(也称伊里安)和加里曼丹的世界第四大岛屿,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最近距离为386千米。面积为62.7万平方千米。马达加斯加岛是向西倾斜而多山的陆块。岛的形状呈狭长形,南北窄、中部宽,全境最宽处达576千米。海岸线总长3991千米。是南回归线穿过印度洋的最大岛。

  马达加斯加全岛由火山岩构成。中央部分平均海拨800-1500米,通常被称为中央高原。察拉塔纳纳山主峰马鲁穆库特鲁山位于高原的北部,海拨2876米,为全国最高点;位于中央高原的阿劳特拉湖,是马达加斯加的最大湖泊。东部为带状低地,多沙丘和泻湖。西部为缓倾斜平原,从500米高原逐渐下降到沿海平原。有贝齐布卡、齐里比希纳、曼古基和曼古鲁4条较河流。2000多年前,人类首次从亚洲和非洲移居于此,从此对这里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马达加斯加的独特的历史似乎可以解释它不同寻常的丰富物种――大约有20多万种动植物,包括fossa、小型食‘肉’动物和大约35种狐猴在内,这些都是地球上的其它地方所没有的。由于马达加斯加岛的森林限制,fossa是岛屿上最大的野兽(猫科动物)。这里还有青葱茂盛的雨林与烈日灼人的平原并存。[1]

  马达加斯加主要居民由18个部族组成,其中伊麦利那、贝希米扎拉卡和贝希略三个部

  族分别超过总人口的10%以上,另外希米赫特、萨卡拉瓦、安坦德罗和安泰萨卡分别超过总人口5%以上;马达加斯加其他居民有科摩罗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法国人,华侨和华裔约1.5万人。当地以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的马达加斯加语为民族语言,法语亦有通用;主要宗教有基督教(信徒占70%)、******教(占8%)和传统宗教。

  马达加斯加的华侨不少都在马岛拥有大片庄园。他们都由华南各地循水路经南洋、塞舌尔群岛到达马岛。他们当中也有不少人后来移居法国,或回到南洋或香港生活。q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