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一百五十七章 北宁(二)(3/3)

小说: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时间:2024-01-16 08:42:32
  

  简短的战后审讯很快就结束了,一名粗通图皮印第安人多个部族语言的宪兵满面喜色地告诉徐向东:这就是巴尔加斯酋长的部落,他们的酋长似乎带了部分战士出去了,也不知道去干嘛的,村子里的留守人员也说不清(当然更大的可能是东岸宪兵的土语太差)这让徐向东有些嘀咕,这厮不会是去袭击北宁镇到静塞镇一线的补给车队了吧?但愿不是。

  徐向东随后命人在村子里搜索各类值钱的物事,比如粮食、牲畜、皮革等,一概打包带走,先运到容迪亚伊小镇再说,然后再通知昭庆乡那边派人过来搬取。他们如今正在搞建设,百废待兴,对粮食和牲畜的需求应该很大,而考虑到北宁地区特殊的地形(因为马尔山脉而与外界相对隔绝),东岸本土的物资转运到这里也相当不易,成本极高,因此像粮食这类大宗货物如果能就地筹集的话那是再好不过了。如今忠国*军他们端了巴尔加斯酋长的老窝,起获的粮食、牲畜就地转给地方乡镇,只要手续完备,那么就没有任何问题,上级只会表扬,因为这给他们省了很多事。

  1662年12月16日下午,押着一堆印第安俘虏的忠国*军上下返回了废弃的容迪亚伊小镇,而这个时候很多散在外面的队伍也都返回了。兵强马壮的徐向东自然不惧巴尔加斯酋长的报复,他甚至隐隐还有些期待这个被端了老窝的男人急晕了头,来攻击他们这个有着五百全副武装官兵的忠国*军集体,不过这也只是想想罢了,印第安人应该没这么傻。

  巴尔加斯酋长这个附近最大的祸害被重创,垦殖拓荒的压力大减,那么是不是可以在附近多设一些定居点呢?眼下他们蹲着的这个容迪亚伊小镇就不错嘛。虽然城外的农田已被抛荒,长满了野草,但是总比从头开辟生地要省些力气吧?而且这里离北宁镇也不过百十公里的路程,不算很远,如果稍微整修一下道路的话,三五天时间车队就能抵达,支援起来不算太困难嗯,容迪亚伊,以后就改名叫容城乡好了,迁移个千儿八百淮安府新到移民过来,再来百十个会打枪的老国民,那块地方差不多就可以消化掉了。

  而定居点一旦增多,各定居点之间人员、物资往来再一频繁,东岸人对乡间的控制力自然而然会有所提升。而当巡警、民兵制度再建立起来后,即便那个巴尔加斯酋长的部落实力没有被忠国*军重创,他怕是也只有一步步被东岸人挤出去的份。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慢,但却是不可逆的,徐向东从不怀疑这点,因为这是文明对野蛮的压制,承恩乡那边原来吊炸天的卡尔德隆酋长,现在的日子不也是难过得很么?

  这个原本牛逼哄哄的家伙最近一扫刚开始的嚣张气焰可能是被以前的葡萄牙殖民者们惯出来的臭毛病在与南铁护路队一个步兵中队几次硬碰硬的对决后,麾下死伤颇多的他终于也熬不住了,因此派人向东岸人请求“停战”。毕竟,卡尔德隆酋长手底的战士数量就那么多,死一个的话短时间内上哪补充去?

  相反,有着完整预备役士兵训练体系的华夏东岸共和国,补充兵员的速度却相当快,比如南铁护路队第一大队只需往兴南港寄一封邮件,然后就能坐等后方将训练好的补充兵源源不断送过来,战斗力恢复得非常快。毕竟,他们部队并没有遭到成建制的损害,军官、士官、老兵犹在,那么事情就很简单了,不断往里面填粗粗训练过的新兵即可,以老带新之下,部队战斗力能很快提升起来,这可是文明水平极其落后的卡尔德隆酋长所不具备。

  当然了,卡尔德隆酋长提议停战,俨然把自己摆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殊不知东岸人压根没怎么搭理他,现在增添了很多老民兵(政府出资,举家迁移过来)的承恩乡,在刘厚非、乔宇二人的带领下,坚决不像葡萄牙人那样对土人妥协,而是用强硬的态度坚持到底,让如卡尔德隆酋长这类过度膨胀的土人顽酋明白,什么人是可以得罪的而什么人又是绝对不可以得罪的!相信这厮现在大概已经有些清醒了吧。(未完待续。)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