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四百零二章 科学的春天(六)(3/3)

小说: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时间:2024-01-16 08:42:32
  

  正如刚才项目组长所介绍的那样,“雪峰湖-3”号是东岸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铁制龙骨的船只,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划时代的,因为其预示着造船界的某种可能。不过,受限于大型液压机研发的迟缓进度,“雪峰湖-3”的铁龙骨并不是整体锻造的,因为目前的“打铁工”系列水压机、油压机尚无法锻造这种规格的铁制部件。

  这条龙骨其实是分段、分时加工的,这导致了龙骨各处的应力不一,内部结构也很成问题,一旦船只到风浪较大的海面上航行,因为波浪横向扯动力的因素,这种铁龙骨很有可能会从中间断裂,说起来还不如那些精挑细选的木质龙骨呢。

  毕竟,那些能够选来做龙骨的木料,就强度、韧性和防腐蚀程度来说,都未必就比铁龙骨差了,甚至还犹有过之。特别是在如今东岸的船只吨位还普遍不够大(这意味着不需要寻找特别高大的树木),17世纪的木材资源也相对丰富的当下,铁制龙骨要想发展起来,不仅仅要面临着技术上诸多难题,在商业应用方面其竞争力也是大大不如木材的――在如今的东岸共和国,木材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也太廉价了,以至于不但铁龙骨没有市场(尤其是质量还很成问题的情况下),就连铁制船肋都没人愿意买,一是价格贵,但质量未必多好,二是与木质龙骨搭配时会因为电位差的问题而产生极为严重的腐蚀问题,这进一步挫伤了人们使用铁制船肋的热情,除非木质船肋在某一天其价格远远高于铁制的,否则无解。

  因此,眼前的“雪峰湖-3”号上面的铁龙骨和铁肋条,其实是不具备商业推广意义的,因为既不经济,更不实用,相信短期内根本不会被国内各大造船企业所采用。它们真正的黄金年代,还是在当船只越造越大,且东岸人所能买到的热带巨木越来越少(或者价格越来越昂贵)的时候。也只有在那时,人们才可能会因为适合造船的巨木的稀缺和昂贵,转而寻找更经济和廉价的材料,比如铁制龙骨和肋条,当然那首选需要冶金和锻造领域的技术同步发展,否则也是不成的。

  这么看来,“雪峰湖-3”号上面的部分新技术,也就真的只是试验、验证,做一些技术储备罢了,商业化短时间内怕是没什么前途了。当然蒸汽机技术就又另当别论了,相信在设计出一些新的大马力蒸汽机组后,一些新船在建造时,肯定会考虑它们的――作为新蒸汽机组很多专利技术的持有人,国营的现代特种船舶厂显然会想办法推广大马力蒸汽机组,不过这或许需要他们重新设计一款船型(预计当马力达到1000以上后,东岸人的这种蒸汽机组的自重约在20吨以上,很难在现有船只上改装),不过他们很显然有这种能力,不是么?

  上午十点多,“雪峰湖-3”号的锅炉加热完毕,随着一声响亮的鸣笛声,这艘吨位虽然不大但却承载了诸多先进船舶技术的试验船只,开始在湖面上缓缓开动了起来,并且速度越来越快,不一会儿便消失在了人们的眼睑之中。按照计划,该船将往西航行到靖安乡码头一带,并在那儿满载货物后再行返航,以进行全方位的充分测试。

  魏安尼没有跟船出发,因为这没必要,后面项目组的成员们自然会写一封详细的测试报告交到他的案头的,到时候再仔细审阅就是了。因此,在又和其他人在湖畔边闲聊了一番后,他便乘坐马车返回镇里去了,他还有一堆事情要忙呢,可没多少空长时间耗在这里,现在东岸政府这么支持科学研究,正是他们这些人大展拳脚的好机会呢,岂能浪费!(未完待续。)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