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四百八十二章 风起云涌(八)(3/3)

小说: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时间:2024-01-16 08:42:32
  

  不得已之下,刘建国下令后勤参谋重新点检库存弹药,然后要求各级军官严格约束麾下军士,作战时无比节省弹药,没有命令不得开枪、放炮等等。在这外东北大地上,所有的军械、火药都得从后方长途转运而来,不节省点用确实不行啊。

  攻克桦树林子乡后,东岸大军在这稍稍停留了几天――期间永胜乡一带有人过来汇报情况,刘建国下令拨了一些枪械给他们,但却未给予多少弹药――然后转向西偏南,朝北沟乡而去。3月5日,大军抵达北沟乡一带,原本以此驻地劫掠四野的俄军已经撤走,不知去向,东岸人算是兵不血刃就夺取了这个乡镇。

  3月22日,避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的东岸军队,终于出现在了海兰泡镇军民的视野中。这个时候,原本一直在附近活动着的俄军斯捷潘诺夫部已经悄然撤退,似是不愿和东岸主力部队正面硬碰。

  海兰泡县县长陆小峰向刘建国汇报了一下被围后坚守的情况,以及他所知道的野外农村的混乱局势。说着说着差点掉下了眼泪,因为很多在近几年内移民至此的汉民惨遭屠戮――其中既有俄国人造的孽,也有当地反叛的部落民武装搞的事――农村基层秩序几乎当然无存,重建的话怕是所费精力甚多。

  刘建国听完后安慰了一番陆小峰,向他表示如今大军已至,俄国人已经退守到西面更远的地方。海兰泡县地方上的问题不难解决,因为他会留一小部分人马给他,帮助他重建地方秩序,恢复农业生产。

  当然他也强调,乱世当用重典。当初俄军攻来时,很多东岸人曾经委任的村长、部落酋长反水,参与抢劫了一些东岸垦殖村庄;而当东岸大军杀到这里时,这些人又悄然收兵闪人,回自家寨里装起了良民。对于这些“双面人”,刘建国觉得还是有必要清理一下的,该抓就抓、该杀就杀,不要有什么顾忌。甚至于,刘建国还隐晦地暗示,如果这些通古斯人都不怎么“贴心”的话,那么不妨通通铲除掉,反正他们手上曾经沾过血,再也没法回到过去了。至于因此可能产生的人力缺口,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后面再想办法吧,大不了从中国大陆移民就是了。

  刘某人也没有在海兰泡县多做逗留。1673年4月9日,超过一千五百名东岸军队抵达了位于海兰泡港更上游的呼玛堡,一座曾经从俄罗斯人手里抢来的城堡。

  呼玛堡说实话还是比较坚固的,石头质地的城堡,上面还有数门火炮作为防护力量,且城内物资也比较充足,故他们能够在俄国人的半封锁之下坚持至今,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东岸大军抵达此处时,原本在野外游荡着的俄国骑兵同样悉数退去,但据斥候回报他们并未走远,而是在西面结雅县境内盘踞着,看样子是不打算再退了。

  刘建国没搭理俄国人的动静,而是先派人去附近的金矿查看,结果令人有些失望:矿工多数不知所终,机器设备也不见了踪影,一些矿区也被毁坏得不成样子,当初库存在这里未及转运的黄金更是不用说了,早进了俄国人的腰包。总之,这里要想恢复生产的话,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呢。

  呼玛堡内此时尚有一百多可战之兵,同时还有一些持枪民壮,不过刘建国没打算征发他们。在嘱咐这些人好生守御好堡垒,并着手平定附近乡村局势后,他又带着已经休整了数日的大军,继续启程西进,沿着黑龙江一路上溯,并最终于1673年4月30日进入到了结雅县境内,离结雅县城不过区区数十公里的样子。

  这个时候,俄国人仍然不见踪影,这令刘建国非常疑惑,难道他们统领尤戈维奇已经饱掠回返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