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七十二章 北宁(十一)(3/3)

小说: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时间:2024-01-16 08:42:32
  

  后者则下辖襄平镇(位于后世特莱马库博尔巴小镇附近)、延津乡(位于后世伊巴伊蒂小镇附近)、仓岩乡(位于后世科内利乌·普罗科皮乌小镇附近)、盖牟乡(位于后世卡斯特鲁小镇附近),一共四个定居点,安置了差不多八千余人的样子。

  宜民、熊岳、襄平三县的设立,是在国家决定大力开发潘帕平原的大背景下,殊为不容易。当然这也是在中央的计划之内的,毕竟重点开发潘帕平原,并不意味着其他地方一点不动了,不投入人员、资金和技术了,只不过力度降低罢了,有还是有的。而且如果你的地方主官够强力、人脉够多的话,也未必就不能发展得好了,比如北宁的刘厚非刘大专员不就拉来了这么个大项目么?很多时候上位者的威望是怎么来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这么来的!

  刘厚非已经在北宁地区专员的位置上干了好几年了,而且也已经坐稳了这个位置,各类政务玩起来非常得心应手。不过,在工作之余,他其实也有些羡慕之前离开的陆小峰等人的,觉得这些人外放到海外殖民地去比自己在这个位置上磨蹭要好多了,更容易露脸,也更容易创出政绩。要知道,现在中央对于官员的海外殖民地工作履历越来越重视,没有到任何一个海外殖民地担任过主官的话,进入执委会就要困难许多,更别提担任排名靠前的几位执委甚至当上国家主席了。

  所以,他现在对于积极走出去也是很期待的,也一直在为此努力,当然这首先需要他做好北宁地区的本职工作,将这个位于巴西高原南端的肥沃土地开发出来、发展起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然后才能谈其他的东西。

  “虽然现在国家发展的重点不在我们这边,不过分到这里的人也是不少,毕竟现在全国也已经有四五百万人口了。说起来你们宜民县这次可是沾了不少光呢,分到了不少国内出生的二代、三代技术人才,作为弘理水库及后续设施的配套技术人才,你们可要用好了。”刘厚非重重地叮嘱道。

  话说截止1680年年中,华夏东岸共和国全国的总人口数量据估算已经达到了459.03万人的历史高位,其中出生在东岸本土的国民约为242.22万人,占比52.8%;明人移民占比连续九年下降,目前维持在33.6%的样子;非国民的总数继续缓慢上升,目前已经逼近了37.7万人的样子,其中最大的一部分仍然是白人非国民,占比达到了65%左右。

  459万的国民数量,在旧大陆强国中屈居于英格兰之下,稳稳超过瑞典、联合省,真的不能说是一个小国了。而且东岸食品丰富,疾病虽然多发(蛮荒之地太多),但医疗卫生搞得还算不错,因此每年出生的人口都不是什么小数目了,已经稳稳可以进行自循环。而每年新增的巨量人口,除了较少一部分仍然居留在出生地之外,绝大部分会被国家政策调控、驱使,前往各处,大头可能去了潘帕平原这种好地方,但前往北方巴西高原的每年却也有三万人上下,这些人里面接受过初级教育的比例可不低,基本都是地方开发的主力。

  尤其是这次宜民县,安排的基本都是能够读书识字的,有些人甚至还是初中毕业,确实算是高质量的移民了,难怪刘厚非刚才这么说。

  “不要让我失望,明天我就要返回北宁与巴西农村金融合作社的高层会面,希望你们能够在我下次回来之前将一切事情都筹办好。”刘厚非最后又朝宜民县的官员们说道。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