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是设计方面的改进了,像南铁机械厂申请专利的新型四轮机车转向架、新型铁路信号指示装置,工程技术研究院研发出来并有偿授权给各大厂商的新型燃烧火箱,以及梅林铁路机械加工厂研发并申请专利的新型煤水车等等。这些一点一滴的小进步汇聚到一起,使得东岸铁路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性能和当年比起来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想想吧,现在欧洲才开始在为如何山寨东岸的蒸汽机车及船用蒸汽动力推进系统而头疼的,他们研究的其实都是东岸很多年前使用的设计,指标远远不如现在。因此,当欧洲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耗尽财力和精力终于折腾出来后,东岸人的铁路技术不知道已经发展到哪一步了。如果那时候真的放开出口限制的话,相信东岸铁路行业的各大制造厂商能在瞬间将欧陆各国那尚处于婴儿期的铁路产业给击垮,让其再也发展不起来,除非他们祭出关税市场准入的武器,否则是无解的。

  好了,让我们再把注意力集中到南铁集团身上。在处置了手头最大一桩资产后,公司第四任总裁徐向东还是有些惆怅的,毕竟两洋铁路是他们赖以发家的根基,今后被交到政府手里后,也许自己在利用这条铁路运输货物时仍然存在一些便利,但与以前肯定不能比了。从今以后,在激烈的竞争之下,主营秘鲁、墨西哥与本土之间贸易的南铁贸易公司的利润会大幅度下降——事实上在1678年底垄断贸易权到期后,该公司的利润就已经开始下降了,只不过因为还存在一个惯性而下降得不那么快速罢了——南铁贸易公司这家曾经富得流水的商业公司,其未来朝哪个方向发展,其实已经很明了了,那就是追随集团公司铁路的脚步,到远东四藩去发展,那里有一片全新的天地。

  而事实上南铁贸易公司这七八年一直在慢慢调整重心,开始在远东布局。尤其在胶烟铁路正式商业化运营之后,他们已经在铁路附属地内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立了一个大型仓储物流中心、一个集贸市场、一家皮革专业市场及若干个商店。当然他们同样投资兴建了一些商业地产,然后出租给了愿意到铁路附属地内经商的当地商人,以繁荣铁路附属地的经济,给总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

  现在两洋铁路提前一年移交给了国家,南铁贸易公司势必要加快资本的转移,除一部分继续投放到胶烟铁路沿线外,其他大部分都打算投入到富裕的宁绍地区,在上定铁路沿线的附属地内大兴土木,正式开始商业经营。他们对上定铁路的未来十分看好,认为大量资金在这里流动,商业非常繁荣(甚至超过了本土不少地区),盈利几乎是百分百的。徐向东对此也持赞同意见,并且下令他们与南铁招待所一起,在附属地内经营产业,争取将其变成公司的聚宝盆,为集团公司在各地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

  最后便是尚位于阿劳坎港的太平洋造船厂了。说实话,徐向东一度想放弃过这家造船企业,但在公司内的一些老人的劝说下,他最终还是决定保留这家企业。不过鉴于公司目前资金比较紧张,他并没有打算如同对南铁机械厂一样投入巨资进行改造,而是只少少给了一些钱,采买了少许机器,让其继续维持着罢了——好在目前东岸国内造船形势还算红火,因此太平洋船厂还不至于太过难受。

  至于该厂未来的前途在哪里,其实还要看集团公司的发展顺利不顺利了,说白了就是看总公司未来有没有钱!虽然他们目前发展的重心定在了铁路上,但焉知未来形势变化之后,他们不会启动多元化发展战略,开始进军造船及远洋运输行业呢?要知道,这与铁路同样属于交通运输事业,真要发展的话也不算太过离谱,现在多元化发展在东岸可也是一种颇为时髦的做法呢。

  铁路、造船、机械、商贸、金融、文化等诸多领域齐头并进,如果南铁的领导层好好经营,不犯什么大的错误的话,其实集团公司的未来也是十分光明的呢,这一点毋庸置疑!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