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九十九章 护航风云(一)(1/3)

小说: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时间:2024-01-16 08:42:32
  ps.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

  wщw.?更新好快。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唔,又是,今天是最后一天白天更新,后面将继续回到原本凌晨更新的节奏,因此这也是我最后一次上厕所、买盐去了,嗯,这次是出去‘交’话费,真的,很快就回来,谢谢支持。)

  1649年3月4日,益都县城外。茅德胜左手叉腰,右手拿着烟斗,望着眼前刚刚雪化的路面,沉默不语。

  在百十米外的官道上,身着棉衣的东岸军夫们正行走在泥泞的雪地里,艰难地向前推着大车。车上装着的是沉重的火‘药’桶,里面灌满着养马岛、济州岛火‘药’工坊里制作的火‘药’存货,拉车的挽马在马鞭的驱策下死命向前,在二十多名军夫的协助下,这才将马车从一个泥坑里拽了出来。

  而在他们身后,则是一‘门’沉重的12磅加农炮。这‘门’长管重炮沉重无比,是本土专为远东战场而设计铸造的高倍径比火炮,‘射’程较远,但强大的攻城能力才是其最值得夸耀之处。此时这种令人胆寒的攻城利器也正在泥泞的土地上挣扎着,四匹‘蒙’古马被缰绳勒得高声嘶鸣,几十名军夫连推带拽,这才让这‘门’火炮缓慢移动了起来。

  军夫们此时都已‘精’疲力竭,但带队的军官仍然没有让下一拨轮换的人上阵,只见他穿着满是泥泞的皮靴,用口音浓重的汉语向军夫们鼓劲,要求他们坚持最后五分钟,将这‘门’火炮运到已经修筑好的炮位内。

  前方还在响起隆隆的炮声,那是先期抵达的野战炮兵(多是轻便小口径火炮)在向敌人的阵地进行炮击。清军在益都县城(即青州城)外的山丘上还修建了几座坚固的营寨。这些营寨内驻扎着从东昌府调来绿营兵,同时还有部分满‘蒙’八旗督战,因此在面对东岸人发起的进攻时抵抗较为强硬。

  而有了这些城寨在,城外的东岸大军便如芒刺在背,无法全力攻城。特别是在炮兵部队由于道路状况恶劣而落在后面的时候,东岸大军只能靠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攻打清军的既设阵地。不过这些清军绿营士兵也不知道是吃错了‘药’还是怎么着。抵抗颇为坚决,让东岸人大为诧异,难不成是清廷发了狠,因此使得这些绿营兵们不得不使出十分力气来打仗?

  东岸人猜得虽然不是十分准确,但离真相也不是很远了。在1月份姜瓖反正后,清廷一时间失去了方寸,实际掌握清廷权力的多尔衮在第一时间判断: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剿灭这股叛军,否则影响将极为恶劣。但剿灭姜瓖及响应其起义的各路山西义军需要兵力,可如今清廷在北方缺的就是兵力!

  天杀的黄衣贼在山东闹腾得太欢。然后榆园军、青山贼、骡子军、团练军、东平贼、李化鲸义军亦随之响应,使得清廷将北方几乎全部的机动兵力调往了山东,计有七大总兵十五万人和满‘蒙’八旗超过三万人。[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总计十八万人的部队被陷在山东,但他们的对手黄衣贼满打满算不过五六万人(其中大部分还是乌合之众),这其中的尴尬简直让山东的诸位大清将官们无言以对。

  山东既然吸引了这么多兵力,那么我大清能动用的还有多少兵呢?多尔衮算了算,满打满算不超过四万人几乎全是屯驻在北京的满‘蒙’八旗。哦,如今也许已经没有四万人了。因为老将济尔哈朗已经率领一万多满‘蒙’八旗兼程南下,前往江西九江。全盘组织剿灭金声桓、王得仁“叛‘乱’”的战役,因此现在北京的满‘蒙’八旗数量已不足三万。

  大明的天下实在是太大了!满洲所有年十四以上、六十以下的壮丁都征发起来了,加上‘蒙’古八旗,总数也才十四万人,即便再加上两三万汉军旗(刚入关时的数量,现在有所增加。大部在南方作战),这兵力仍然是严重不足。如今这十多万人在这两年间就像撒胡椒面一样快速撒了出去,这使得北方大地上异常空虚。

  北京只有三万兵,能‘抽’调的顶多万把人,毕竟如今大家的家当都在这里。不能不留重兵把守。此外,镇守天津的一万五千满‘蒙’骑兵、镇守锦州(军工基地)的数千名八旗也都不能动,这些都是拱卫北京的重要武装力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三七书屋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节,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三七书屋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